Language: 简体中文 English

教育沙龙+论坛精彩回顾

第八届定量药理学与新药评价国际会议精彩回顾:青年教育篇
教育沙龙
        我国的新药研发正处于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快速转换过程,对于定量药理学的人才培养有很高的要求。为此,ISQP大会举办了题为“定量药理学学习与职业发展”教育沙龙,由刘东阳副研究员主持,就如何培养优秀定量药理学者的问题,邀请具备丰富研究生和继续教育培养培训经验的胡蓓教授、焦正教授和史军博士,具备临床研究视角的李海燕教授,具备工业届和学术界的年轻专家聂晶博士和朱校博士,以及具备跨界经历的梁浩博士,从不同角度进行论道,希望能给定量药理学教师以教学相长经验,给青年学者学生以成长借鉴,给跨界学者学生以发展心得,最终解决人才瓶颈问题,为定量药理学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
        胡蓓教授首先分享了一句犹太法典中的经典名言:从老师那里学到很多,从同事那里学到更多,从学生那里学到最多。作为老师和学生,通过互相学习,才能实现教学相长。接下来,胡蓓教授从自身的科研经历出发,强调知识要从实践中来,很多知识无法从课本上学到,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的精进。最后,胡蓓教授还提到,定量药理学是一门桥梁学科,需要多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勇敢提问和挖掘,保持求知欲,不轻易放过疑惑。
        李海燕教授具有丰富的临床研究经验,参与创办了CCDRS课程。她首先详细介绍了CCDRS课程从学习、消化、吸收到落地的创立过程。接下来,李海燕教授强调了定量药理学领域的人才缺乏问题。由于大学和研究生的课程中缺乏定量药理学的基础培训,而且定量药理学是高度交叉的学科,知识需要来自于实践,因此,建立系统的课程并结合案例分析,可以让年轻人少走弯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快速进步。李海燕教授还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定量药理学人才需要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让申办方、临床、统计学等其他专业的合作者能够听懂、理解和判断定量药理学研究的进展和结果。
        焦正教授作为国内首个定量药理学培训班的创始人,介绍了培训班的开办历史和心路历程。通过不断的与学员沟通,改进培训班的授课内容和方式,使学员得以高效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新概念和新软件,并通过实战案例进行演练,才能达成优秀的培训效果。另外,工业界和医学界的兴趣方向不一样,不同背景和不同职务的人对于临床药理的需求也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和确定培训内容。
        史军博士分享了创新药企对人才培养的观点。他首先介绍了转化医学的人才需求,转化医学不是简单的临床药理学和医学的结合,还需要系统生物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对于人才培养,史军博士认为在本科生阶段要学习如何读文献,研究生学习如何验证假设,工作后也要不断的更新知识。他还推荐了NONMEM、R以及SUNY Buffalo的教材和课程。史军博士也同样强调了提问和教学相长的重要性,也指出Modeler不能只关注模型,也要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
        聂晶博士从工业界的角度,为定量药理学人才的培养和选择提供了参考。工业界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培养方式,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转变观念。聂晶博士还提到,对于企业来说,人才的管理和项目的推进同样重要,也互为因果。在搭建团队的时候,需要克服性格上的缺陷,选择可以与自己形成互补的人才。最后,聂晶博士从自身经历出发,强调个人兴趣是学习和工作的最强驱动力,坚持不懈,才能把定量药理学做好。
        朱校副教授详细介绍了自己进入定量药理学领域的经历和初心,给有志于进行定量药理学学习的同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朱校副教授在求学过程中尝试过很多研究方向,在科研道路的节点进行了认真的思考选择,并通过课程、企业实习和科研交流等机会最终进入了定量药理领域。朱校副教授鼓励年轻人要勇敢试错,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点。他还提到不要把求学当成一个负担而急于求成,而是要通过求学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要珍惜每一次机会,多与同道接触和交流。最后,朱校副教授分享了他对于在高校进行定量药理教学的观点,他认为需要将教学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实现教学相长。
        最后,梁浩博士以亲身经历,分享了跨专业的研究者应该如何快速转换角色。他提出要从头开始,而非从零开始的理念,强调要在过往的科研能力基础上,结合过去的研究背景和新的研究方向,尽可能发挥自己的背景和技术优势。另外,梁浩博士也提到了提问和实践的重要性,对于跨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敢于变身“十万个为什么”,因为提问是修补自身知识漏洞和缺陷的必经之路。在基础问题得到解答后,要尽快的学以致用,进入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把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再跳出已有的知识框架,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循环往复。对于导师而言,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而非填鸭式的教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解答,实现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七位嘉宾的观点角度不同,各有精彩,引人深思,为定量药理学人才的培养和职业选择提供了深远的启示。


青年论坛
        青年论坛由王鲲博士、赵芊副教授、裴奇副教授和崔诚博士共同主持,十二位位青年专家分别进行了学术汇报。

        第一位讲者是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么雪婷博士,她进行了“利用PBPK模型预测药物DDI的模型选择策略及验证问题的思考”的主题报告。么博士首先介绍了DDI模型在PBPK模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在特殊人群中利用DDI模型和PBPK模型。通过分析了伊曲康唑的药代动力学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细化伊曲康唑PBPK模型,提出要更新中国儿科人群模型以及开发中国早产儿和新生儿人群模型的观点。 


        第二位讲者是来自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的陈渊成博士,其分享主题为“PK/PD建模和模拟技术在新药Ⅰ期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在药物开发早期,其疗效信息非常有限,陈渊成博士介绍了PK/PD 模型对预测药物疗效以及在新药Ⅰ期临床研究中的价值,PK/PD模型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如何将模型与药物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联系在一起,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第三位讲者是来自上海博佳医药有限公司郑晗博士,其报告主题是“建模与模拟工具与效率的评价”。阐述了建模与模拟工具有助于提高药物开发过程的总体效率,包括了解药物在特定人群中的药动学过程,预测药物在不同个体内的药效学特征,为临床试验的开展提供便利。


        第四位讲者是来自中国药科大学的何华副教授,她进行了“应用定量系统药理学模型预测药物的心脏毒性”的主题报告。模型的建立是进行进一步医学试验和假说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应用定量药理学模型预测心脏毒性可以为药物早期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与思路。 她最后用一个临床实际案例介绍了如何利用模型预测心脏毒性,使参会者更好的理解这类模型和药物的应用。 


        接下来是由南京医科大学的赵宸教授进行报告,其报告主题为“基于机理性定量系统药理学和系统生物学建模的疾病药物研究”。赵宸教授在机理层面分析了定量药理学与系统生物学有机结合进行建模的理念,对后续疾病药物的研究进行预测和应用,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疾病的进展和药物的疗效。


        第六位讲者是辉瑞的邓洁心博士,他进行了主题为“Domagrozumab在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者中对MRI与爬4层楼时间(4SC)临床疗效的群体纵向分析”的报告。提出对MRI生物标志物的疾病进展和爬楼梯时间(4SC)建模,以回答临床相关问题。通过在定量框架中将治疗与MRI生物标志物和4SC的纵向进展联系起来,试图预测4SC变化的预期治疗差异。


        下一位是来自上海胸科医院的王琛瑀博士的报告,题为“纳武单抗和伊匹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定量系统药理学模型”。他介绍了纳武单抗与伊匹单抗在临床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情况,并通过合适的定量系统药理学模型进行研究,以优化临床试验设计方案。


        紧接着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况赟博士就“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华法林精准用药模型构建及实践”的题目进行了报告。她先提出了长短期记忆网络这项技术的概念以及原理,并应用其模型构建用以指导华法林精准用药,实现治疗方式和治病效果利益最大化。


        第九位讲者是复旦大学的青年研究员朱校,他汇报的题目为“最后一公里:帮助非定量药理学家解读群体药代动力学结果的参考图”。群体药代动力学是将经典的药代动力学模型与群体统计学模型结合,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群体规律、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统计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他利用参考图生动的为大家解读了药代动力学的结果。


        第十位由华西医院刘润菡博士进行报告,题目为“早期肿瘤临床试验中创新药物抗肿瘤活性预测评分研究”。她回顾性总结了抗肿瘤药物的早期临床研发路径与策略,并介绍了对抗肿瘤活性预测的评分研究,进一步提出临床研究的建议,为抗肿瘤药物早期研究策略的制定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接下来是来自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姚烨,她进行了题目为“中国腹膜后软组织肉瘤患者术后预后的纵向和时间-事件模型”的报告。腹膜后软组织肉瘤术后局部复发率高,预后不良,因此姚烨通过纵向和时间-事件模型分析了腹膜后软组织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了影响术后局部复发的因素。


最后进行报告的是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硕士研究生陈敏,题目为“单剂量基因置换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早期临床研究的思考”。她对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发病机制、临床分级以及可能的治疗靶点、策略和治疗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单基因置换的方法在早期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安全性、伦理以及在临床试验中的挑战。 



壁报论坛

        本届ISQP大会特别设立了学生壁报报告会,为定量药理学研究生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截止今年10月15日,共收到壁报投稿39件,经过专家组评选,从中遴选12件优秀壁报,内容涵盖群体药动学、药动-药效学、生理药动学、系统药理学和基于模型的荟萃分析等多个研究方向。 


东亚论坛

        本次东亚论坛由史军博士主持,史军博士是中国定量药理学会常务理事、美国学院临床药理Fellow、美国临床药理和治疗学学会会员,ICH E11A专家组成员,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常务编委,缔脉生物(中国区)首席开发官 (Chief Development Officer)。此次论坛共有7位国内外知名讲者进行了精彩的汇报。

        东亚论坛的第一位讲者是王亚宁博士,王亚宁博士曾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药物审评研究中心临床药理审评部定量药理学审评室主任,多年来从事神经疾病药物,心血管以及肾脏疾病药物的评审工作。王亚宁博士通过实例讲解了定量药理学在药品审评中的监管作用,以更好的指导和规范药物研发。


        第二位讲者是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院的Dong Woo Chae教授。近年来由于抗菌素耐药性频发及有限的新型抗生素的发现,噬菌体治疗成为新的热点。Dong Woo Chae教授分享的内容则聚焦于噬菌体治疗的PKPD模型,为噬菌体治疗的临床前及临床PK/PK研究提供很好的支持。


        第三位讲者是韩国的Soo-Hyeon Bae 教授,Soo-Hyeon Bae 教授分享了运用PBPK建模和模拟定量预测药物相互作用的案例。近年来,PBPK模型在预测基于PK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的价值逐步被认可,用PBPK模拟结果来豁免部分临床DDI试验的研发和申报策略也已被广泛接受。基于理化性质、PD或疾病的药物相互作用也逐渐得到重视,并借鉴定量药理学工具进行充分探讨。


        第四位讲者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刘琦教授,刘琦教授的汇报主题是基于AI的组学研究在药物设计和精准肿瘤学中的应用,通过整合组学研究和人工智能,有望助力于阐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探索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最终实现肿瘤的精准个体化治疗。


        第五位讲者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刘东阳副教授。刘东阳副教授主要研究以MIDD为特色的创新药的早期临床开发和晚期临床药理学研究和特定人群定量药理学研究。刘东阳副教授从糖尿病创新药开发需求切入,结合创新降糖药加格列净的开发历程阐述了MIDD在新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为定量药理学更好的应用于临床研究提供思考。


        第六位讲者是日本大冢制药的Katsunori Sasahara博士。随着计算化学和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及人工智能逐渐应用于新药研发的各个阶段,以加快研究进程,降低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的成本和风险。Katsunori Sasahara博士在报告中分享了人工智能在药物设计的药代动力学筛选中应用,为新药研究中药代动力学的评估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最后一位讲者是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院的Hidefumi Kasai 教授,Hidefumi Kasai 教授在论坛中分享了成功建立的唑来膦酸的定量药理学模型,来预测骨质疏松患者生物标志物和骨折风险,为唑来膦酸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指导。